歡迎來到環(huán)球教育官方網(wǎng)站,來環(huán)球,去全球!
來源:
小編: 35單項來說,聽力我是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先練習聽寫,首先把劍六的聽力全部聽寫了一遍,起初覺得很費事,很多詞沒有聽清楚就錯過了,要一遍一遍重復才能夠聽清,但是多次練習之后果然有了改善,老師上課時說只要認真練習聽寫就一定可以得到7,果然,我自己的例子證明了這點。
閱讀課上老師很細致的帶著我們熟悉了各種題型,雅思閱讀的特點就是題型多變,信息量大,時間緊。通過老師對于每一種題型的細致分析,我們了解熟悉了各種題目類型和相應的解題方法,一開始對題目的茫然漸漸消失,不斷地練習使我在做閱讀時感覺得心應手,時間也不再覺得不夠用,拿到題目時可以不慌不忙地先看清題目類型再回想上課時學到的解題方法,然后按部就班的答題。
寫作都說是中國學生的軟肋,但以我個人的經(jīng)驗,這項是我提高最快的,我是考前一周才開始練的,我給自己找了20個題目,每天寫兩到三篇文章(task 2)。task 1更是考前兩天才開始看的,大概練了7、8篇文章。先說task 1吧,我認為task 1確實需要看范文,但用不著看很多,每個類型看一篇就夠了。Task 1的難度不大,但想得高分就一定要寫出“聯(lián)系”,題目中的那句“make comparisons where relevant”決不是擺設(shè),那可是重要的得分點,所以想得高分就一定要讓考官從你的文章中清楚的看到比較的地方。但問題是有的時候兩個圖表看上去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所以要生扯個聯(lián)系出來很牽強,但不管怎樣一定要在文章中清楚地出現(xiàn)你在有意識地比較句子。比如我考試時那兩個pie chart,一個說employees選擇何種方式學習foreign language,另一個說employees學習foreign language的目的是什么,兩個piechart看起來沒什么關(guān)聯(lián),于是我就在最后一段生拽了一個聯(lián)系,即把兩個chart的內(nèi)容說到一句話里:大部分employees選擇(第一個chart中比例最大的)方式學習foreign language,而他們的目的是(第二個chart中比例最大的),然后再在這句話后跟上一個if the twocharts are considered as a whole,這樣做比較的意圖就很明顯了。
Task 2雖然我練得時間不長,但是我在練之前仔細看過一遍寫作課上發(fā)的講義,留意了上面可以用在作文里的一些搭配和專有名詞,這些可能不事先準備一下的話考試時也會拿不準,比如surveillance camera(security measures), social welfare system這些專有名詞及像impose tax on…,grantsubsidies to…這些搭配,動詞的運用很重要,要用英文的習慣來用動詞。在仔細學習過那個大白本后,我腦子里已經(jīng)有了些東西,不至于想到什么發(fā)現(xiàn)根本不會用英文表達。所以,在真正開始練習寫作之前腦子里一定要先存入一些東西,然后第二步才開始練習把自己的想法用英語有邏輯地表達出來。最后一步就是在40分鐘內(nèi)要完成任務。我平時練習task 2都能保證在40分鐘內(nèi),考試時也是,還有時間檢查好幾遍,及時改掉一些可能因為緊張造成的小錯誤。
對于口語部分,平時的積累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要敢說且不怕錯。課上老師的激情鼓勵我們所有人都敢于張開口表達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她也在課堂上教給我們口語考試時能夠通用的方法,比如拿到一個題目首先應該有一個概括性的說明,然后再具體展開,重點描述自己的感受,最后總結(jié)一下自己的發(fā)言,這樣一個完美的speech就呈現(xiàn)給了考官,分數(shù)自然不會低。此外,老師還在課上帶著我們擴展了詞匯并通過她自己的留學經(jīng)歷使我們在西方文化方面受益匪淺。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小小感受,很真誠地想跟所有的烤鴨們share一下。祝各位取得理想成績。